张福成副主委:踏上新征程 筑梦新时代
2018-05-14 10:26:00

        1948年4月30日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向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发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在“五一口号”发布的次日,即5月1日这天,毛泽东致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沈钧儒,以协商的口气具体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党派和原则、实施步骤等。这一切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合作的坚定决心和真诚意愿,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共同努力的“同心”伟略。
        “五一口号”的发表,为新中国播下了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种子。这粒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种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快速生长,不久即结出了多党合作的累累硕果。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等一系列,具有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深刻地凸显了1948年“五一口号”的非凡历史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重提70年前催生人民政协制度的“五一口号”,就是要我们不忘政党建制初心。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作了深刻阐述,最具有统筹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完全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利用团结合作优势,让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最大限度的集聚众智和凝聚共识,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充分展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巨大优势,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民盟成员更要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重提“五一口号”的用意,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为实现中国梦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无穷潜力。
        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为何屡屡有民主党派科学家勇立其中?这与民主党派自身特点密不可分。民主党派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著称,很多民主党派成员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科研领域有显著的人才优势。以民盟为例,成员中中高级知识分子、科技界人士居多,民盟先后拥有1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也指出,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力争在科技关键环节取得原始创新成果;“立地”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国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时,从来不缺乏民主党派成员的身影。一个个身影、一个个名字,既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榜样,也是民主党派成员的榜样,更是我国攀登科学高峰的不竭动力。
        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以来,先后有25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民主党派成员就有11位。这其中有6位民盟盟员,分别是张存浩、郑哲敏、吴良镛、谷超豪、徐光宪、吴征镒。2017年由我主持完成的《超细贝氏体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我继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的第二个国家奖。
        “心有学识方能报国有道”作为一个民盟的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感到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我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燕山大学副校长以来特别是作为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以来,带领科研团队研究贝氏体钢十多年,针对贝氏体钢存在的相变速率慢、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发明了快速相变超细贝氏体钢及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发明的中低碳超细贝氏体钢综合力学性能达到马氏体时效钢的水平,成本仅为其1/10。采用这项技术制造的铁路辙叉的使用寿命(过载量)达到3.5亿吨。发明的渗碳表层高碳超细贝氏体心部低碳温变马氏体轴承钢和整体高碳超细贝氏体轴承钢比传统马氏体轴承钢疲劳寿命提高1倍左右,采用该技术制造了高端重载轴承得到很好地应用效果。三种全新轴承钢种已分别纳入国家标准《GB/T3203-2016渗碳轴承钢》和冶金行业标准《YB/T 4572-2016轴承钢辗轧环件及毛坯》中,热处理技术纳入相应国家标准《GB/T34891-2017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和行业标准《JB/T8881- 2017滚动轴承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中。轴承行业对超细贝氏体钢轴承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引领了轴承行业技术进步,并称其为“第二代贝氏体轴承”,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广该成果技术。发明的超高强度低合金中碳超细贝氏体耐磨钢板大量应用到港口设备、矿山机械等工程领域,耐磨钢板的耐磨性和焊接工艺性达到进口Hardox耐磨钢板的水平,而成本仅为其1/3。实现了高端超高强度耐磨钢板制造技术的自有化,并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我国高铁已占据世界制高点,成为民族的骄傲,但其发展历程是曲折的。提速/高速铁路要求全线无缝,铁路线路主要由钢轨和辙叉两部分组成,当时高锰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曾是我国提速/高速铁路全线无缝的瓶颈难题,拖后我国提速/高速铁路发展数年。因为,高碳钢轨焊接后要求缓冷,防止热影响区产生硬脆相马氏体;而高锰钢辙叉焊接后要求快冷,避免热影响区奥氏体晶界析出碳化物而显著降低性能。因此,其焊接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发明高锰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介质材料和闪光焊接工艺,解决了制约我国提速/高速铁路全线无缝的瓶颈技术难题。铁道部评价我的这项发明技术:“这是我国高锰钢辙叉与钢轨焊接技术的重大突破”,“它为实现我国高速、重载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跨越创造了条件”。 目前,该技术产品应用在我国广阔的高速、重载铁路线路上,且出口到澳大利亚、韩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科学精神不灭,薪火相传不息。科学是任重而道远,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是道无边际、学无止境的,而作为一个民盟科技工作者,唯有沿着这条道路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奋勇前行,在黑暗中、在路途上挑战攀登,永不言败。现在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年,重温多党合作的历史,作为民主党派的新一代,我倍感责任在肩,使命重大,我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在新时期的科技创新中,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把个人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动力作用,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