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我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建议(民盟河北省委提交省政协
发布时间:2020-05-01
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我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建议
民盟河北省委
所谓民俗文化是指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内容。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发扬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造成的人口向中心城市的快速流动,很多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正在或即将消失,挖掘、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
一、国外民俗旅游文化对我省的启迪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文化旅游都已经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旅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俗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来发展旅游业,已面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美国波士顿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依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并有英国移民在劳作娱乐,身着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他们向游客展示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种,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民俗,以及各种舞蹈,再现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劳动生活和风俗习惯。
二、国内不同区域民俗旅游文化的先进经验
国内民俗文化从整体上看,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民俗文化开发中已有一大批成功范例,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荟萃了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内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24个村寨全部按照1:1的比例修建,他们从基层机构到每个村寨的头头,都是名副其实的民俗专家,表演者和操作者都是原汁原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已成为大型文化游览区;山东潍坊围绕风筝、年画、剪纸等主打产品,在品种、花色和朝夕相处等方面进行了突破,获取不错的经济利益,尝到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甜头;山西晋中在通过《红高粱》等影视作品,着力朔造晋商发展轨迹,让游客感受山西的风土人情,对晋中民俗文化旅游起到助推作用。
三、我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现状
河北所拥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是文物古迹众多。拥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 930 处,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 168 处,居中国第三位。二是民间艺术丰厚。河北梆子等 117 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已建成九个功能分支园区,入驻企业 20 多家,保定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入驻企业 15 家。三是民风民俗资源广阔。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共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5万,在全国居第9位,各少数民族居民与汉族居民相互融合,生活习俗上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求新、求异、求知、求趣”的心理需求。四是民间文体活动各类繁多。民间舞蹈、吴桥杂技、河北梆子、冀东皮影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在全国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北方地区也是独树一帜。
四、目前我省民俗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承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特色衰退严重。毋庸置疑,在经济浪潮冲击下,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在促进了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受四方来客带来各自的文化冲击,使本地居民在长期处于异地文化强烈冲击之下,由于人性的取向作用,自然而然的使本地文化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异地文化,导致了民俗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民俗文化特色的衰退。如野三坡文化,未开发之前是明代的民俗习惯,开发之后,与外人接触多了,其传统的民俗民风正在退去。民俗文化特色的衰退,会造成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消失,最终会影响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载体受到破坏却未被重视。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存离不开民俗原生地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社会形态、精神意识等综合环境及民俗事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对现代文明理解的偏差,过度追求高楼大厦及西方的精神生活,造成对民俗旅游文化寄生环境的破坏。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旅游价值的老城、老屋、老手艺等等被推土机推进了历史的记忆中,使民俗旅游文化失去了载体。如包围在现代气息中的避暑山庄虽依然美丽,却少了过去那种皇家园林凝静氛围和历史的沧桑感。我们挖掘出了唐山皮影、乐亭大鼓,却没有培养受众群体,民俗文化没有成长的沃土,即使是传承也不会久远。
(三)、对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宣传力度的不足。一方水地养一方人,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民俗文化,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很难为外人所知,如果宣传力度不足,当地的民俗文化的内涵、风味、历史、民俗事项等不会引起其它地区的民众注意,也激发不起旅游观光的欲望,带不来经济利益,当地百姓也就意识不到其价值所在,因而就不会自觉去挖掘和保护传承。
(四)、民俗旅游文化民间传承中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我省传承较好的一些民俗旅游文化由于是民间传承,虽有着传统厚重的乡土气息,却缺少了现代元素的氛围和高品位的文化感召力,长此以往,这样的民俗文化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没有了市场,民俗文化的传承就会失去动力,长些以往,这类民俗旅游文化资源面临消失的危险。
五、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我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建议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产品的供给已呈激烈竞争的态势, 挖掘、保护、传承我省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迫在眉睫。为此,建议如下:
(一)、强化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利用一切传媒手段进行两方面的宣传。一是加强民俗旅游文化与本地经济和谐发展的宣传。民俗旅游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最终目标为了经济发展,过去的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我们发现文化搭的台支撑力越来越弱,究其原因,这些年我们只重视经济戏唱的好不好,而没有更多的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文化深层魅力。其实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应该是一种更深层的内在的融合,一方面民俗旅游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赋予民俗旅游文化新的生命力。但两者生长机制不同,经济的发展要重视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而民俗文化的传承却要重视寄生环境,以传统为导向,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保护民俗文化时要尊重其发展规律,注重人与人的协调、文化与经济的协调。二是加强民俗旅游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的宣传。解决民俗旅游文化特色衰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发地进行大力宣传。因为原生地的居民,习惯了本地生活方式,意识不到与外界不同的生活、娱乐的方式就是一种资源,也可产生经济效应。通过宣传可以让本地居民普遍认识到保持差异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方民俗旅游文化特色的意识,将眼光放长远,认识到特色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在求发展的同时,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能客观地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自觉抵制被同化和庸俗化、商业化,自觉地保持和传承优良的民俗文化。同时,对一些即将消失的民俗、特别是暂无经济利益的精神民俗,除加大宣传外,要出台激励方法,鼓励当地民众传承与发展。如在当地定期举行有关内容的比赛等。
(二)、树立生态发展观念
树立生态发展观念应从六方面着手:
一是开发适度化。当前,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使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头戏。从全国看,大办旅游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开发出现了超前战略或适度超前战略这样的说法。民俗旅游的开发要结合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度发展战略,不能盲目超前,一定要量力而行。
二是保护全程化。开发前,预防保护;开发中,随机保护;开发后,补偿保护。民俗旅游开发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民俗文化及其环境的赋存状况,对要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现状和保护前瞻性研究,一些民俗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时都会发生残损或毁失,特别是古民居等建筑。因此,随机保护也相当重;开发不当造成的破坏有时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管理上的漏洞或失误也会带来破坏性后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采取补偿保护。
三是管理科学化。目前,我国民俗旅游从开发到经营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不少落后的手段,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操作,影响着民俗旅游的声誉和发展。当务之急,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吸取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如引入环境效应评估和环境容量限制(承载力系列)体系、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等。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使民俗旅游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四是文化生态化。生态观念产生后,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产生深刻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自然”和“文化”这两大环境。不仅自然界现在面临着生态平衡失调、环境破坏加剧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也存在许多非持续发展因素。因此,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自然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化是把生态意识应用到文化发展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之中,使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保护协调一致。
五是服务个性化。传统的服务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个性化不是对它的否定,而是对它的超越和提升,使服务达到更高的境界。标准化、规范化,虽然操作性强,但人情味不浓,特色不突出。而个性化服务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中心,以最大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宗旨,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六是消费公平化。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和要求。成熟的消费者应该树立生态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观念,把更多的消费机会留给下一代,不透支下一代的消费资源。
民俗旅游文化的生存离不开其产生的原生态环境,原汁原味也才最有吸引力。在以往的民俗旅游文化挖掘中,我们只是重视了民俗文化本身,没有注意到其寄生的环境问题,使一些挖掘较早的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没有了可持续性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我们在今后的挖掘开发要引起重视,如今我省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而现在的民俗旅游文化又大多保存在乡镇中,所以在建设中要对其寄生环境的保护格外重视。同时要教育公众自觉参与,因为保护必须有当地百姓的支持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
(三)、走产品多样化之路
一是向生态旅游转化。人们开始普遍追求回归自然、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它顺应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其他各种旅游形式与生态旅游结合或向其转化,无疑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自然为基础,特别是在天然民俗村寨,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态旅游与民俗旅游完全融合在一起。其次,除一些人造民俗景观外,民俗旅游大多利用现成的民族村寨、古建筑,不需大兴土木进行建设,或者利用民族节日、民俗活动开展,更多地利用“人”(民俗的复合物)的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二是开发系列产品。由于我省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潜力很大。开发新的民俗旅游产品,要具有创新意识,大力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文化品位,向高层次、系列化发展,目前我省拥有的民俗旅游产品虽也有许多不同类型,但由于模仿性开发行为的泛滥,民俗产品的雷同化严重,再加上配套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使得许多民俗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我国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利用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适合游客消费需求的多种系列旅游产品,比如开发古代民间建筑旅游,就可推出古村落游、古镇游、古城游、名人故居游、民间建筑博物馆游等。开发系列产品,对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是完善我省民俗旅游产品结构、改变民俗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民俗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三是开发小规模旅游产品。 “选择性旅游”的概念,它又称为小规模旅游。其特点是游客数量少,有供不同旅游偏好的游客选择的多种旅游产品,目的是通过各种旅游形式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以利于分散游客流量,将旅游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旅游产品的僵化模式,受到许多旅游者的青睐。在发达国家,以组团为特征的大规模旅游产品已经受到人们的冷落,而个性化程度高的小规模旅游产品开始成为众多游客选择的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应向小规模旅游发展,开发丰富的高品位民俗旅游产品。
四是开发复合型产品。随着游客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己经难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偏好,这不利于我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复合型产品将成为我省未来民俗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近几年,我省的国内旅游方兴未艾,特别是假日旅游屡呈火爆局面。由于游客的出游规模与日剧增,对许多民俗旅游热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为改变民俗旅游产品相对单调的发展状况,迎接新世纪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必须大力推行可选择性民俗旅游产品和小规模的民俗旅游方式,以分流热点民俗旅游区的游客,缓解环境压力,保证民俗旅游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
五是积极发展城市民俗旅游。城市民俗旅游是指在城市中进行的,以城市民俗作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城市环境为依托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旅游活动。它属于城市旅游的一部分,但又与城市旅游不同,城市旅游主要指以现代城市文明为内容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旅游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势头。利用城市旅游发展设施和条件,积极推动我国城市民俗旅游,应成为我国民俗旅游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件大事。发展城市民俗旅游,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民俗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改变民俗旅游产品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其次,促进城市旅游环境建设,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再次,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包括市民、特别是农民的旅游愿望。我国人民的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生活与城市习俗有了解和参与的愿望,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和城市民俗旅游,可以逐渐满足广大农民的旅游需求,符合可持续旅游公平和满足消费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对多样化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我们要首先加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保持资源的多样化,这样,才能保证产品供给的多样化。实现民俗旅游产品多样化,需要我们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民俗旅游的市场需求变化,了解游客的消费愿望,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出能够为游客所喜爱的多样化产品。
(四)、加快管理标准化进程。民俗旅游引入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方面,促进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业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势必对包括旅游在内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良性机制还未建立,国人的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在民俗旅游区(点)实施标准化管理,既能推进旅游区(点)本身的国际化、现代化,并能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教育和质量教育,为旅游业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我省旅游业目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权限混乱、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手段陈旧等方面,民俗旅游也不例外。比如,实施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是有效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国外早己受到普遍重视,在我国虽然旅游学界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我省的景点绝大多数目前还根本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管理手段。从1999年以来出现的假日旅游现象,就明显看出这一点。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政府到旅游部门都一味强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不顾景点旅游容量,不管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压力,对蜂拥而至的游客来者不拒。在这种情况下,平时的管理规定可以随便更改,游览项目任意安排,时间随意延长或缩短,服务质量哪里还有什么保证。这种现象的长此以往,将导致管理失范、失序和最终的失效,从而从根本上阻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五)、发扬金钥匙服务精神。金钥匙最早产生于法国。饭店中一批拥有丰富服务经验的世袭委托代办礼宾司,为客人提供尽善尽美的专业服务,成立了一个城市中饭店业委托代办的组织,并给该组织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金钥匙。如何在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使金钥匙精神真正不断弘扬广大,使金钥匙精神在实践上得以实现,这需要多方面的保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于我国旅游业整体发育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对旅游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无论从规划编定、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或是到管理监督、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等方面,政府都起主导决定作用。金钥匙精神在旅游业领域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参与。多年来,我国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管理与服务方面己作了大量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服务管理法规和行业经营标准,如星级饭店的评定、风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选等制度和措施,对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民俗旅游金钥匙精神的提倡,需要政府经常组织服务评比活动,制定服务标准,检查服务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促进服务水平的发展。完善服务培训体系。随着知识经济、科技时代的到来,人的消费体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性、科学性内容。这就要求服务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增加服务产品的科技知识含量,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旅游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培训体系,对各种旅游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服务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服务观念,交流服务经验。为服务人员参加培训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对培训提出一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培训效果。建立员工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是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服务优秀者进行奖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优秀者的奖励,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使更多人向优秀者学习,从而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旅游业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行业,提高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旅游业赢得未来的根本保证。
(六)、设立挖掘保护传承研究机构民俗旅游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民俗旅游文化的挖掘需要首先对要挖掘的民俗事象的现状、历史价值、公众参与度及其寄生的当地环境等进行考察,收集有关资料,其次对要挖掘的对象及环境进行保护现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对其的保护及传承形式进行设计,对挖掘后民俗资源的寄生环境进行跟踪保护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些工作都需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士去完成.
(七)、将民俗旅游文化引入中小学教育中,以培养受众群体。由专门机构将我省的民俗旅游文化搜集整理分类后,编制成册,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中进行了解式的教育,以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对物质和精神类的民俗文化,不同地区学校可建立本地区民俗文化传承的兴趣班。通过这两上手段可培养民俗旅游文化的受众群体及保护、传承的高层次人才。
(八)、严格管理,使中国的传统民俗旅游处处都成为文明之旅。对于那些已建成或将建成的民俗村或其它民俗旅游景点, 一定要加强从业人员文明经营、规范经营的教育和管理,一般的民俗村,经常依托某一自然村或聘用当地居民来进行经营和表演,许多原本很纯朴的村民,在商业化的表演和经营活动中,逐渐油滑刁钻,很容易出现硬拉强卖,仗势欺客的现象,如果景区景点的管理者疏于管理,便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旅游环境。对此问题必须正视,严格管理,使民俗旅游景点真正成为淳厚民风的展示舞台、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使中国的传统民俗旅游处处都成为文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