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主页 > 盟务要闻

边发吉主委应《中国统一战线》之约撰写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0-05-02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表达了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和期望。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70余位文艺界代表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其中不乏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民盟河北省委主委、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就是其中一位。《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特意向参加文艺座谈会的边发吉等人约稿。文章发表于《中国统一战线》杂志2014年第11期。原文如下:
 
要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边发吉
10月1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9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是我国文艺界盼望已久的大事、喜事,文艺真正的春天到来了。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博古通今,高屋建瓴,直指问题的核心,对于现在文艺创作导向、方向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会后我又对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反复学习,感受颇深。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繁荣的背后不乏隐忧,比如一些文艺从业者“一切向钱看”,以经济效益为创作出发点,深陷拜金主义泥潭不能自拔,浑身铜臭气。当“金钱”成为唯一标准时,经济效益被无限放大,艺术便渐行渐远。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文艺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中提出了“为了谁”的问题。文艺创作不能在“为了谁”的问题上产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了生命力。在这几年的创作中,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影响,常常以经济价值去衡量一部艺术作品,把一部作品能否上座、能否有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产生了千好万好,没有经济效益就是不好的思想。听完总书记的讲话,我认识到了自己思想的偏差。文艺作品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有宣传、鼓舞、传承、认同文化的作用。文艺工作者如果“一切向钱看”,就会脱离人民群众。不能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文艺作品就自然缺乏生命力,就会变得黯然无光。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
“俗”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度”的把握。当部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文艺从业者把迎合与趋从当成创作的标准,主动放弃这个“度”,就必然会退变成低俗。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人民的艺术家就应该有担当,首先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思想,不出低俗作品,不创作垃圾作品。应高站位、高起点,为人民讴歌,为时代讴歌,为文化传承做贡献,为净化社会做贡献。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杂技主题晚会出现了很多,如《花木兰》、《梦幻西游》、《阿凡提》、《丝绸之路》等,这些爱国主义题材和宣传中华文化的文艺作品,在国外演出都大受欢迎,对宣传中华文化,介绍中华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接下来,我一定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其作为根本大法和指导思想,指引今后文艺创作和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民盟河北省委主委、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原文发表在2014年11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
     返回首页
中国民主同盟河北省委员会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路236号
冀ICP备130157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