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改造监狱服刑人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01
民盟河北省委课题组
【摘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就民盟中央提出的把“黄丝带帮教计划” 打造成社会服务工作新品牌的要求,探讨了对于服刑人员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民盟组织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重塑服刑人员,使他们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探索了民盟组织开展监狱帮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作者】 民盟河北省委课题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盟 监狱帮教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总要求。民盟作为参政党,肩负着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使命,民盟中央201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将“黄丝带帮教计划”打造成为社会服务工作新的品牌,为各级盟组织开展监狱帮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民盟各级组织开展的监狱帮教工作,是充分发挥本党派的界别特点和优势,展示参政党整体形象,扩大自身影响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盟各级组织与时俱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配合监狱管理机关,对服刑犯人进行教育改造,从中起到独特的支持、补充和延伸作用,得到了司法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改造监狱服刑人员,是新时期民盟组织开展监狱帮教工作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导航器,其实质是构建普世的价值共识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监狱内的服刑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如果监管人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教内容和方法,那么聚集在监狱内的罪犯就会相互影响,造成教育功能弱化,当服刑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后,如果意识形态没有改变,不能正确处理对社会、对人生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就可能会再次误入歧途。以河北省上板城监狱为样本,通过对在押服刑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该监狱服刑人员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服刑人员年龄普遍偏低,20-30岁的占半数以上;二是犯罪类型以财产型犯罪为主,其中盗窃、两抢犯罪占多数;三是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多;四是多数服刑人员服刑前没有一技之长。
服刑人员的现状说明,改革开放后,传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受外来精神文化的污染,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潮假借着“新潮、开放、现代”的外衣沉渣泛起,部分国外敌对势力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介等途径趁势而入,大量反动、迷信、暴力的文化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这种不良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毒害,导致部分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发生巨变,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渗入社会的各阶层。尤其是“90后”,由于他们是在娱乐化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因此,他们持有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比如对金钱、人生、家庭、教育、朋友、两性交往等都有了全新的定位。他们受到的社会正面影响不多,在价值观上处于混沌状态。虽然他们对于走向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但是对于满足需求的手段又缺乏明确的分辨能力。这就必然形成在行为目标与手段运用上的尖锐矛盾。民盟组织在做改造监狱服刑人员思想的工作时,关键是要在服刑人员的心目中,确立起能够自觉而又正确地评判事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从根源上控制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中国民主同盟是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多年来,民盟以爱国的情怀、踏实的作风、扎实的知识,团结广大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按着民盟中央提出的“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要求,各级盟组织通过挖掘利用民盟智力资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民盟的监狱帮教工作始于1985年,当时民盟重庆市委和市曲艺家协会联合到重庆市监狱举办迎春晚会,慰问干警,感化服刑人员,并在重庆监狱举办"育人学校" ,从此拉开了民盟监狱帮教工作的序幕。总结28年的帮教经验,民盟的各级组织与监狱管理机构密切合作,把最大限度地追求改造罪犯思想的实效作为帮教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进帮教措施,尤其是自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以来,把重塑服刑人员,使他们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早日变成合格公民作为努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这既体现了民盟组织重视教育发展的优良传统,也是在新形势下,民盟组织的重要价值追求。
二、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精髓,让精神纽带联系到服刑人员的心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这是克服困难,凝聚智慧和力量,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监狱内的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协助监狱管理部门对服刑人员进行帮教,这是常规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国民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而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是民盟的优良传统和界别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充分依靠民盟自身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以智力帮教为切入点,积极发动盟员参与,集中力量逐步推进,使帮教工作成为新时期民盟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民盟组织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从改变罪犯的意识形态入手,注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在监狱内开办“烛光学校”,为服刑人员搭建了系统化、正规化、社会化的教育平台。组织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盟员,采取义务教学的方式,针对全体服刑人员的文化结构,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开设了法律、道德、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效提升了服刑人员“读书立志”、“读书明理”、“读书成材”的意识。以“烛光学校”为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心理学专家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咨询、矫治和治疗工作,组织社会贤达名流对顽危犯进行“1+1”帮教转化,组织专家讲师团对监狱兼职教师进行培训,转变了传统的监狱内“管教式”授课方式,让服刑人员在高墙内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变化,达到了稳定监管秩序、提高改造质量的效果。二是送书籍。民盟成员以文化教育界别为主体,拥有各类书籍的资源优势,通过捐赠各类书籍,为服刑人员送去知识,送去温暖。三是送技术。为了帮助服刑人员在监狱学习一门技能,回归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民盟组织高校或职业技能院校的盟员,在监狱内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并协调相关机构对参训的服刑人员,严格按照社会技校标准教学,考试考评工作与社会接轨,学员毕业后由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考试和鉴定,成绩合格的颁发初级技能等级证书。如民盟承德市委组织技师学院支部在河北省上板城监狱开办了服装裁剪、服装缝纫、计算机操作、果树园艺、中式烹调和机修钳工共6个职业工种;协调市司法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同时,还协调承德腾飞技校联合开办了汽车驾驶、维修培训班。这种送文化、送知识、送技能的社会帮教活动,凸显实效性,使帮教工作由“看望型”向送文化、送技能的“务实”型转变,焕发出社会帮教活动的生机与活力,使监狱管理机制从以前的“向社会释放无害之人”转变为“向社会输送有用之才”, 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融入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把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八荣八耻”融为一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出巨大的道义力量,在服刑人员中产生价值认同,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使服刑人员在活动中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提振其积极踏实改造的信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教育罪犯则是一项更艰难的工程,几年来,民盟组织与监狱管理方共同合作,从营造良好的监狱文化氛围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融入到生活、劳动、改造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服刑人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奋发向上、积极改造的精神力量。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监狱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监狱文化是监狱改造场所在监管改造工作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是运用文化理论影响、内化、改变服刑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进而改变其行为模式。监狱服刑人员中易形成江湖义气,流氓意识、及时行乐、贪婪、自私、对信仰的失落、对责任的蔑视、对友谊的冷漠等亚文化,这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文化相偏离和对立,给矫正罪犯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多年来,民盟的各级组织在监狱内开办讲座、搞慰问演出,与服刑人员同台演出歌舞、小品、京剧、相声等精彩文艺节目,不仅丰富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而且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陶冶其情操,净化其灵魂,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社会和政府没有抛弃他们,从而坚定积极改造的信心。二是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监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让服刑人员认清犯罪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造成的危害,激发其改造积极性。对消极改造、反改造行为开展批评,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帮助服刑人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真正达到知荣辱、懂善恶、辨美丑的目的,从而为走向新生奠定基础。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融入服刑人员家属的助教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是将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基本导向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集合体,它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着对其他社会价值体系的统领和引导作用,从而发挥着整合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从此方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监狱服刑人员是特殊国民,利用亲情帮助服刑人员正视和解决内心的价值冲突和矛盾问题,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帮教工作中,监狱管理机关急需民盟组织重点关注的服刑人员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经济贫困的罪犯,有的罪犯的亲属,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窘迫,来监狱探视都有困难;第二类是亲情贫困的罪犯,家属抛弃不管,使罪犯心灰意懒,长期无人看望,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第三类是罪犯遇到的婚姻、住房、财产纠纷、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需要救助等。因此,民盟组织采取亲情帮教活动的主要形式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邀请部分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对长期无接见、家庭经济困难的服刑人员结成“一对一”的对子,通过说伦理、讲道德,控私欲、正品行,鼓励他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以真诚、平等、慈爱之心回报社会和家庭。二是邀请服刑人员家属,与服刑人员一起共同参加感恩党、感恩亲人为主题的 “让爱点亮人生”的演讲活动,用生动感人的事例,引导服刑人员正视过去、现在和未来,号召服刑人员爱国爱家,知恩图报,乐于奉献,用心改造,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三是邀请服刑人员亲属开展亲情规劝活动。选派盟员中的教育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和服刑人员聊幸福的意义,创造幸福的方法,了解他们各自不同成长经历和家庭、邻里矛盾,带着问题深入到服刑人员的家庭中、走到他们的朋友邻里之间,聊幸福,讲团结,促和睦。让服刑人员的家属、邻里和朋友,积极帮助犯人改造,支持他们接受正确的教育。从而促进了一定层面上的和谐,维护了一定环境下的稳定。四是关爱在押人员亲属,关心其子女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共同理想。由于服刑人员自身的失足,造成了家庭的离散,自己虽懊悔不及但对家庭又无能为力,为了让这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通过民盟组织各类捐款、捐物,资助服刑人员子女,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孩子们将自己得到的关爱,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传达给服刑人员,规劝服刑人员早日走出高墙,不辜负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厚爱。通过以上四种帮教形式,能够使服刑人员及时感受到时代的信息,开阔了服刑人员的眼界,调节了服刑人员狱内的单一生活节奏,丰富了服刑人员的精神生活。
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提高参与帮教工作盟员的自身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监狱服刑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监狱服刑人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掌握,并内化为比较稳定而又普遍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路径、渠道、方法,民盟盟员作为社会的知识群体,自身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程度,对整个服刑人员(思潮)心灵的引领具有很强的示范导向性。民盟组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突出重点,集中优势,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逐渐成为服刑人员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一是注重参与帮教的盟员要把握“三结合”,首先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在不同时期,结合当时的帮教活动内容,达到融会贯通。如结合开展“同心”教育活动,把西柏坡精神带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在学习“怎么看,怎么办”过程中,把国家的政策法规,解读给服刑人员,引导他们对“建设富强国家,我们怎么做”有了正确的认识。其次,坚持不断学习和提高相结合。“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和实践,通过自我学习,支部实践,经验交流,专家授课,学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等方式,不断更新理念,提升素质,既强化学习,又达到了学优兼收的目地。第三是坚持创新和实用相结合。参加帮教的人员在制定宣讲展板、课件,进行正面,反面教育时,把感动中国的人物,把时代先锋的感人事迹融入到教育中。
二是主动学习提升,塑造一支优良的帮教服务队。只有把帮教服务队锻造成综合能力强,实用可靠的专家团队,才能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成为宣传演讲队、教育工作队、理论研究队。民盟组织把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学习国务院的政策法规,学习其它社会团体对监狱帮教的先进经验,把社会大众心理研究,弱势群体心理特征和诉求表达方式的研究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结合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更大的突破,奉献出更(有)多的力量。
三是乐于奉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贡献力量。任何社会都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人类最光辉的一种财富。同时,它也是凝结了数代人不断探索、创新、奉献的重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精神,不断鼓舞着人们前行。这一系列都来源于我们正确的认知,无私的奉献。因此,民盟组织在监狱内开展谈奉献、讲价值,促和谐、助帮教等座谈活动,不仅扩大了民盟的社会影响力,还树立了新时期民盟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的品牌效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着服刑人员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挥着“安身立命”的巨大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寓于监狱服刑人员的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的转化,并将其内化于服刑人员的“心”,外化于服刑人员的“行”,推动民盟各级组织开展监狱帮教工作实践。
课题组长: 鲁 平
课题组成员:姜桂民
穆庆明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3]《监狱建筑文化定位与拓展构想》(广东省高明监狱课题组)
友情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