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主页 > 思想建设 > 学习资料

民族精神培育及国家信仰 核心价值、凝聚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民盟河北省委课题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思维方式、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图腾。民族精神是民族灵魂和“胎记”,也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5000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无疑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近些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繁发生,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2013年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因此,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伟大的时代凝聚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全力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的潮流中,国家信仰,则是我们将理想变为现实的另一个支撑。信仰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国家信仰则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鼎立出中华民族的信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明确了当今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关于信仰的总体目标和行为准则,是全国上下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理想信念,让“中国梦”在国家信仰的翼护中更加闪亮。
         一、民族精神的特点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的政治品质和道德面貌的重要特征及祖国意识、民族意识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繁荣昌盛的永恒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众多仁志之士以爱国是为己任,忧国忧民,前仆后继,临危不屈,保卫祖国,体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久经考验。
        (二)民族精神彰显中国道德观
        “文化怪杰”辜鸿铭认为,世界上最高尚、最完美、最有效的力量就是道德的力量。“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理念形成了中国人儒雅、忠诚、成熟、谦逊的性格。如今“中国梦”思想正以“正能量”形式把新的中国道德观向世界展现,从维护国家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出发,谋求一条“富强、民主、文明……”的光明大道。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紧紧围绕新的道德观,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落实到行动上,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爱国之举、效国之行当成自己的责任,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精神坚定了大国民族自信心
        在中国文化衰落、中国人的精神遭到践踏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以独有的方式捍卫了中华文明,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在中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振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坚苦卓绝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最佳代言。近年来,中国敢于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敢于据理力争表达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诉求,是值得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
        (四)民族精神要上升到对人民无私、对党热爱、对祖国忠诚的高度
中国民族精神内容十分广泛,每个阶段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也有共性的基本内容。这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并继承祖国悠久的历史,促进并发扬祖国灿烂的文化,建设祖国,合理开发祖国的自然资源,使祖国变得富饶强大;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的统一,搞好各民族之间的联合和团结,反对民族的分裂和国家的分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增添了新的内容。今天发扬民族精神,对振兴中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国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精神的文化脉络
        (一)古代民族精神
        一是求真务实。中华民族精神自古渗透着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求真务实精神让中国人民擅于将理想信念与干事创业结合起来,把健康的人生观注入生活与工作中,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二是忧国情怀。忧国情怀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累积、凝炼、升华而成。传统儒家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下道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一股浩然正气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三是兼容并包。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多民族国家,由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共生共和。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并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信任与血肉联系,是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二)近代民族精神
        近代民族精神体现更多的是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林则徐不畏强暴虎门硝烟捍卫了民族尊严打击了外来侵略,开启了我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新篇章。伟大的爱国主义先驱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口号吹响了反帝反封的号角。
         (三)现代民族精神
           现代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趋于胜利重大转折时期形成并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是至为富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民族精神,塑造了时代鲜明的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我党革命精神之源,延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现代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四)当代民族精神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缔造了社会革命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光彩。在当今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崭新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塑造现代人格,有利于按照“中国梦”宏伟设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优良传统,培育出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录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些精神代表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民族精神所经受的文化冲击
        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加速融合交汇,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从不同程度上存在侵蚀本地土著传统文化、不利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甚至威胁到某些国家的主权,民族精神的外延和本质不同程度地都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一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史上唯一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且文化血脉从来未中断的文明大族,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五彩纷呈、博大精深,但我们对民族精神的继承、涵养、保护、发扬的力度还有不足,一些传统文化、国粹艺术如书法、诗词歌赋、曲艺等,不同程度都出现早衰现象。二是民族精神中的正能量因子在世界文化浪潮的冲击渗入下受到影响,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豁达大度的人格魅力等都有滑坡,严重的甚至产生了退化,如自由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有所抬头等。三是民族精神生存的基因纯度与发展的环境安全遭遇威胁,当今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中的“普世价值”,施行文化入侵,从而达到其“和平演变”的最终目的。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思想、文化传播的速度进程加快。西方世界的发达国家还可以利用其先进的网络、卫星、电视、广播等传播手段,开辟他们自己的文化殖民地,最大程度地控制思想文化资源。
        四、重塑和培养民族精神迫在眉睫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不断发扬壮大的思想根基。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各族人民就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作为纽带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重塑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首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团结在人民群众周围。爱国主义让多少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爱国主义又让多少人民子弟兵将士用热血和青春修建了“神奇的天路”……总之,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开创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中华文明历史;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以及顺时而动、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等诸多方面。
        (一)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向心之力、凝聚之源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中华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使中华民族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间分分合合,但合一直是主流,使多个民族国家朝着一个统一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协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脱离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拥有56个民族的大中国是不可能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的
        (二)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之场
        热爱和平是指为了维系民族和平、维护世界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在各个民族和世界各国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相互合作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化沉淀。中国自古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思想,由此看出,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对内重视社会道德教化,主张各民族和谐敦睦;对外重视睦邻友好关系,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
        (三)艰苦奋斗是民族精神常绿常新之基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最初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把艰苦奋斗积淀成为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艰苦主要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行为品质,它反映了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界作顽强斗争的精神状态;奋斗是人们在面临危难时表现出的一种意志特征,是一种临危不惧、不畏艰险的革命和斗争精神。胡锦涛同志曾多次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造就了艰苦奋斗的坚强性格,愚公移山、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传说都反映了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抗震救灾、神洲上天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之力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上,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过: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因此要在社会中广泛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通过不断重温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而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光辉历程,重点培养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养成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五、民族精神与国家信仰辩证统一的关系
        国家强盛,需要精神动力;民族进步,有赖信仰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应该仅在经济腾飞中创造奇迹,更要在精神信仰、文明文化上书写辉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拥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正确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艰难困苦不是社会主义,信仰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显然民族精神与国家信仰是相互引领、相互促进、同根同源的关系。
        (一)国家信仰与民族精神关系密切
        国家信仰离不开改革开放前30年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这一过程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精神等民族精神,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取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绽放。二者存在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了提升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在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总的看来,民族精神和国家信仰互为补充,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内容和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凝练表达。
        (二)国家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民族精神的主导成分之一
        信仰巨大的社会功能就是一种精神聚集的结果。与此对应,所谓的“信仰危机”,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精神性的危机,而“信仰重塑”也表现为相应的精神意识的调整和变革。国家信仰是在国家最大公约范围内,人对于世界和社会所具备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在民族精神的驱动中,国家信仰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三)民族精神必须被内化为国家信仰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际功能
        民族精神是多方面的,它对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具有巨推动作用,可以凝聚和引领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作为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本身不能直接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价值体系发挥功能作用。民族精神功能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措施和条件相配合,其全部功能需要经过社会主体来实现,其实现方式是主体认同。主体认同包含着三个方面:“同意”、“接受”和“信仰”。仅有“同意”和“接受”还不足以构成主体认同的完整结构;利益驱使下的同意、接受,还不足以确保主体认同中信仰的持续增长。国家信仰作为大信仰是站在国家高度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精神寄托,蕴含着指引民族主体认同的前瞻性因素。因此,民族精神要想发挥作用、履行其正常功能就必须得到主体认同,就必须被全体人民内化为思想意识的信仰和信念。
         六、国家信仰的时代内涵
        信仰指人们对某种学说和制度的真诚信服以及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守与执行态度,它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社会的主流信仰不仅能凝聚人心,更能合理协调人们在有限与无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它是人们行为的深层次动力,也为人们的行为模式提供了最终的价值取向与标准。在当前文化多元的情况下需要分清明辨什么是主流和核心文化,即国家信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对核心价值观国家化的探索(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雷锋、学焦裕录、精神文明建设等为载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国家信仰中价值观念的延续和嬗变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自然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逻辑前提。
        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信仰不断完善并加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画出了中国人建设自己核心价值观的新坐标。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极其重要的地位,指出前者是后者的本质体现。此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站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尤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没如何“落地”作了安排,要求把国家信仰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传播各个方面。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杂音、噪音,中共中央提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用3个倡导、24个字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浓缩概括了国家最大主体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我们若凭信仰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有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信仰,也就少了“三令五申”而多了思想自觉,有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信仰责任感,社会上多了公平正义,少了民生哀怨。唯有带着信仰战斗,才会百毒不侵,永不言弃。因为相信才会存在,才能为伟大的改革事业提供牢固支撑和强劲动力,才让“中国梦”在国家信仰的支撑下日渐清晰。
        七、国家信仰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化及全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转型风险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邪教对社会的危害、侵蚀等,都是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实际表现。社会风险的存在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产生信仰的偏差与淡化,这都将对我国的全面发展形成危害。一是社会风险层面对信仰的冲击。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一些人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大潮中,不能正确对待新旧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出现了思想上的困惑,行为上的偏差,以致信念迷茫,理想淡化,价值观偏移。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以“我”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未来的政治利益为出发点。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资本,打着为人民服务之名行为己谋取利益之实。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权钱交易”和“权力寻租”的“潜规则”现象。二是市场功利文化的负面效应对信仰的冲击。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讲效益、求增值、重实效是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 ,也是置身市场经济中人们所信奉的信条并固化为人们注重物质利益与实际效果的文化心理定势。在市场功利性价值观念的推动下,如一些党员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变质,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作风也变了味,特权现象暗潮汹涌,公平正义被扭曲,社会风气遭到破坏;在基层村镇一度陷入“读书无用论”的文化恐慌;“全能神”、“华藏宗门”等邪教趁虚而入,谋利害人、祸国殃民。三是西方国家依托强势话语霸权宣传“西方民主”对信仰的冲击。从国际是来看,遏制中国崛起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进行和平演变的文化渗透,弱化中国人的国家信仰,进而分散中国人的凝聚力。
        八、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信仰体现核心价值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曾经经受住了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度过了一穷二白的建国时期,还战胜了改革开放时期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一大政党。这让人振奋,同时令人深思:它是靠什么由历经苦难到走向辉煌的?它又是怎样充满生机与活力呢?总书记的讲话给出了我们答案:“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要把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信仰纳入国民教育
        一是积极发挥和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植入国民教育中去。发挥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文艺作品等传播载体作用,把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信仰渗透到相应载体中去,惩恶扬善,塑造为国为民者的精神标杆形象,让祸国殃民者无处藏身。二是借助开展“正能量”的社会文化活动植入国民教育中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面向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以健康的乡里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从小、从细、从实落实好国民教育的主体认同功能。三是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层教育格局体制塑造国民教育的大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渗透,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实现国民思想立体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应结合各自特点,积极营造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坚定信仰的大环境。
        (二)要把培育民族精神融入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建设中去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血脉,而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灵魂。中共十八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号召,要让“三个倡导”,“24个字”的基本论述在心中扎根,内移转化为理想和信念。一是要坚持與论导向。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发挥主流媒体文化引领作用,凝心聚力,弘扬正能量。二是要坚持文以载道。坚持文化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主流方向,执行“三贴近”原则,以优秀文化作品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坚持践行体悟。价值观的确立必须用心体会感悟,最终落实的实践上,要广泛开展学雷锋、学先进、志愿服务、共建文明等主题实践活动,将坚定信念与联系群众结合起来。四是要坚持示范警示。一方面通过常态化的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开创社会新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灵;另一方面以法治思维打击各种违背和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而走入歧途或违法犯罪的典型事例。
        (三)凝神聚力将信仰根植于心,要让人民来共享国家红利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家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实就是人民群众共同认可并遵从的意识规范。人民群众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信仰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有秩序的幸福生活。虽然近几年来,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断地发展经济是弥补这一差距的唯一途径。十八大报告说得非常明确,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发展,很多矛盾都化解不了,而且还会出现其他新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的感受主体就是人民群众,要让人民群众相信社会主义、信仰价值观,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发展经济,实实在在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拓宽社会底层人民向上层流动的渠道。有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能向国民渗透、灌输的种种错误观点,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国内的经济发展较好,国民的福利保障及社会民主法制程度暂时较高。邓小平同志曾郑重地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坚定我们的国家信仰。
        (四)以民族精神体现信仰价值要把握时代步伐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振兴民族精神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是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整个国家价值体系在当代的表现形式,时代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蕴涵着精神信仰。我们正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队伍的新历史起点上,这些都是难打的硬仗、难啃的骨头。我们唯有唤醒血性,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以“大众创新、万民创业”的锐气,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投入进来,才能赢得时代的胜利。
        (五)不断加强弘扬培育力度,探索民族精神信仰中的包容性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辩证地迎接外来文化的到来。弘扬中华精神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汲取丰富养分。国家信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各民族彼此开放、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信仰交叉,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善于吸收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以加速自身发展,如果一味地闭关锁国就可能造成民族发展放缓或停滞。当然,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要抱有正常的心态,既不能盲目崇洋媚外,也不能 “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而是要有原则、有节制、有取舍的吸纳。
        (六)以民族精神坚定信仰要建立长效机制
        以民族精神坚定信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如果社会各阶层缺乏联动,其结果必然会打折扣,因此要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使得对精神信仰不懈追求的时代任务覆盖到全社会,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规划制定相应的践行操作机制、培养教育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传播机制、预警机制等。逐步将一项看似抽象、意识形态的思想工作做的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管大用。然后再以思想指导实践,正确运用精神武器力争从根本上医治诸如食品安全、住房教育医疗、贫富差距拉大、收入不平衡、就业难、社会仍存在不和谐因素等社会病,从而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与拥护,在心中真正确立起国家信仰的精神许可。

                                                                                                                                                   课题组组长:鲁   平
                                                                                                                                                   课题组成员:李   天
                                                                                                                                                                          穆庆明
 
参考文献:
除了认真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著作或系列讲话外,主要参考以下文献。
1.欧阳康:《文化反思与价值建构: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詹小美:《民族精神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卞敏:《民族精神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4.侯惠勤:《新中国意识形态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中作研究(1949-2009)》,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唐霞:《辜鸿铭思想对当今民族精神培育的启示》,《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7.陈君生:《论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中的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8. 朱燕鸣:《论风险社会和信仰危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9.陈亚联:《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探析》,《西藏研究》2014年第6期。
10.刘权政,郝帆:《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理论导刊》2015年第1期。
 
     返回首页
中国民主同盟河北省委员会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路236号
冀ICP备13015723号-1